台灣農業化學會第54次會員大會 (2016, Jun) |
1 | 陳銘鴻、楊楷民、江伯源、黃卓治 | Analysis of flavonoids and limonoids with by-products of citrus fruit. |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第45次會員大會,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 (2015, Dec) |
1 | Kai-Min Yang, Li-YunLin, Bo-Kang Liou, Po-Yuan Chiang | Volatile oxidation compound of n-3 PUFA enriched oil by Rancimat test condition. |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48次會員大會暨科技整合與食品創新研討會(2018年11月) |
1 | 吳昆崙、賴明陽、江伯源 | 國產有機甘藷戚風蛋糕研發及其品質、感官接受性評估。 |
2 | 孫詩斐、江伯源 | 大豆豆渣添加對戚風蛋糕製備及其品質、消費適口性評估。 |
3 | 江伯源、吳建東 | 發酵楊桃渣調味湯粉之試製及消費適口性分析 |
4 | 陳勁嘉、江伯源 | 果膠、幾丁聚醣、澱粉製備間質錠及其品質、緩釋效果評估 |
5 | 陳勁嘉、黃卯昌、江伯源 | 火龍果(紅肉)色素萃取及其色澤、品質安定性評估 |
6 | 巫定亞、江伯源 | 薑黃自乳化液製備及其載量、釋放特性評估 |
7 | 黃筱筑、江伯源 | 射頻處理參數應用於甘藷保存及其品質變化探討 |
8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蔬果乾、片、捲製備及其色澤安定、品質改善效果評估 |
9 | 朱達仁、江伯源 | 甘藷皮微粉化及其品質、理化特性評估 |
10 | 王曉蘭 | 香蕉麵條製備及其微細關構造、品質評估、修飾 |
11 | 陳柏全、江伯源、顏國欽 | 不同微化處理對濕豆渣粒徑及其品質變化評估 |
12 | 楊楷民、巫定亞、江伯源 | 發酵楊桃(渣)--衍生副產物抗氧化能力評估 |
13 | 陳勁嘉、陳玉群、江伯源 | 包膜處理對紫甘藷機能複合錠品質及其貯存安定性評估 |
14 | 藍苡珊、江伯源 | 利用固態發酵研發活性大豆膳食纖維及其特性評估、修飾 |
15 | 陳俞瑾、江伯源 | 香蕉油炸脆片之製備及品質評估、修飾 |
2018台灣農業化學會第56次會員大會暨研討會(2018年06月) |
1 | 吳海瑤、江伯源 | 洛神葵萃取粉胃漂浮緩釋錠構型及其製備技術評估 |
2 | 吳海瑤、江伯源 | 洛神葵萃取粉胃漂浮緩釋錠載藥量及其釋放特性評估 |
3 | 巫定亞、江伯源 | 不同油脂對薑黃自乳化液最適配方及品質影響評估。 |
4 | 彭泓期、江伯源 | 利用迴轉側噴式流動床探討複合包覆薑黃糖蕊粒子製備及其最適操作參數、品質評估 |
5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國產甘藷冰磚製備及其色澤、質地、口感探討 |
6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不同香蕉脆片製備對其質地、口感、品質比較分析 |
7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甘藷捲成型性及其複合黏性效果探討 |
8 | 朱祐萱、江伯源、顏國欽 | 國產高雄10號大豆浸漬吸水特性及其微細構造觀察 |
9 | 朱達仁、江伯源 | 利用乾燥模式探討紫甘藷皮微粉化製備及其品質分析 |
10 | 林嘉鴻、江伯源、顏國欽 | RF射頻處理技術應用於甘藷殺蟲及其品質之影響 |
11 | 林依穎、江伯源 | 大豆異黃酮自乳化配方探討及其溶解度評估 |
12 | 林依穎、江伯源 | 利用海藻酸鈉/澱粉製備大豆異黃酮自乳化凝膠載體及其品質研究 |
13 | 江伯源、尤俊人、陳銘鴻 | 不同加熱處理對香蕉褐變及其質地、風味之比較探討 |
14 | 江伯源、吳昆崙、賴明陽 | 國產有機甘藷製備果凍飲品及其質地、消費口感評估修飾 |
15 | 陳玉群、江伯源 | 利用配方參數評估紫甘藷機能複合錠製備及其品質比較 |
16 | 陳勁嘉、江伯源 | 紫甘藷花青素萃取處理及其品質安定性評估 |
17 | 陳書郁、楊楷民、江伯源 | 利用不同乾燥處理探討發酵楊桃渣微粒製備及品質分析 |
18 | 陳書郁、江伯源、顏國欽 | 利用乾燥模式探討大豆豆渣微粉製備及其品質分析 |
19 | 黃筱筑、江伯源、顏國欽 | 射頻處理應用於甘藷延長貯存之參數探討 |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第47次會員大會(2017年12月) |
1 | 吳海瑤、江伯源 | 利用pH模式評估洛神葵花青素萃取液之色澤安定性及降解動力學 |
2 | 巫定亞、江伯源 | 利用食用膠及澱粉之混合膠進行流動床造粒加工及探討粉體品質之差異 |
3 | 彭泓期、江伯源 | 澱粉/食用膠/甘油複合膜製備及其成膜特性評估與品質分析 |
4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利用不同製備處理探討龍眼乾(肉)之品質及感官接受性分析 |
5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利用前處理探討國產香蕉乾燥速率及其品質比較分析 |
6 | 林筑儀、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不同加工模式探討芒果乾製備及其品質變化分析 |
7 | 林筑儀、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利用紅外線熱顯儀評估芒果乾射頻處理升溫效應及其品質變化 |
8 | 林依穎、江伯源 | 海藻酸鈉/幾丁聚醣/澱粉?複合乳化凝膠球粒(晶球)成型機制及其品質影響探討 |
9 | 楊楷民、江伯源 | 以逆相凝膠技術製備油蕊微膠囊之探討 |
10 | 江伯源、吳昆崙、賴明陽 | 有機甘藷飲品黏度及感官適口性探討。 |
11 | 陳玉群、江伯源 | 以紫甘薯澱粉/CMC/甘油模式系統探討混合物之糊化性質及成膜品質分析 |
12 | 黃筱筑、江伯源 | 國產紫心甘藷生粉熟粉及澱粉之理化性質與回凝特性比較 |
13 | 黃筱筑、林筑儀、林嘉鴻、江伯源、顏國欽 | 利用紅外線熱顯儀探討甘藷射頻處理升溫及其品質變化 |
台灣農業化學會第55次會員大會(2017年06月) |
1 | 吳昆崙、陳靜宜、李國基、江伯源 | 柿餅─利用溫度貯存模式探討其色澤及品質變化分析 |
2 | 吳海瑤、江伯源 | 探討不同濃度乙醇萃取洛神葵花青素條件及pH對其色澤之影響 |
3 | 彭泓期、江伯源 | 不同澱粉與食用膠混合物之理化特性及其 |
| | 成膜性質評估 |
4 | 施韋慈、江伯源 | 大豆纖維&泡沫水解液機能複合釋控錠釋 |
| | 放模式評估 |
5 | 朱祐萱、尤俊人、陳銘鴻、江伯源 | 國產青香蕉油炸脆片製備及其品質變化分析 |
6 | 朱祐萱、江伯源、尤俊人、陳銘鴻 | 利用加熱處理評估青香蕉去皮及其色澤變化 |
7 | 林嘉鴻、顏國欽、江伯源 | RF射頻處理技術應用於甘藷殺菌及抑芽之可行性研究 |
8 | 林筑儀、江伯源、賴明陽 | 甘藷簽之製備及其改良方式評估、品質變化探討 |
9 | 林筑儀、江伯源、賴明陽 | 有機甘藷粉─乾燥處理及其物性、品質分析。 |
10 | 林彥成、賴盈璋、江伯源 | 豆漿(植物奶)布丁研發及其凝膠(固)品質分析、修飾 |
11 | 林依穎、鄭瑞臺、江伯源 | 非基改加拿大大豆吸水特性及其動力學評估 |
12 | 林依穎、江伯源 | 幾丁聚醣-戊二醛凝膠球粒成型機制及其品質分析 |
13 | 林盈淇、賴盈璋、江伯源 | 海藻酸鈉混合κ-紅藻膠製備南瓜機能晶球及其品質探討 |
14 | 江伯源、尤俊人、陳銘鴻 | 利用乾燥處理探討鳳梨果乾之品質及效益比較 |
15 | 江伯源、吳昆崙、賴明陽 | 紫甘藷飲品─生漿及熟漿研發及其品質變化評估 |
16 | 許俊祥、江伯源 | 以流動床腔體模組探討複合多層次薑黃粉粒製備及其品質 |
17 | 陳世偉、陳春利、江伯源 | 不同加工條件台灣香腸之感官品評與儲藏試驗 |
18 | 陳佳吟、賴盈璋、江伯源 | “Starch & gum”可食膜製備及其品質分析、修飾 |
19 | 黃筱筑、江伯源、顏國欽 | 甘藷生粉及熟粉理化性質比較 |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第46次會員大會,弘光科技大學。(2016年12月) |
1 | 吳昆崙、劉怡君、李國基、陳吉成、陳銘鴻、江伯源 | 柿子餅研發及其品質、感官品評分析 |
2 | 岳嘉娜,江伯源、施韋慈 | 添加大豆豆渣製備高纖餅乾及其品質探討 |
3 | 施韋慈、江伯源 | 浸漬及烹煮處理對大豆吸水特性、微細構造及品質變化之探討 |
4 | 林彥成、賴盈璋、江伯源、施韋慈 | 植物奶豆漿奶酪製備及其品質、質地、口感修飾探討 |
5 | 林盈淇、賴盈璋、江伯源、許俊祥 | 胡蘿蔔機能晶球製備及其品質探討 |
6 | 江伯源、鄒佳樺、陳吉成、陳銘鴻 | 龍眼調味醬料研發及其黏性、品質分析與離水改善探討 |
7 | 江伯源、朱祐萱、鄭青青 | 龍眼冰磚試製及其品質分析、修飾評估 |
8 | 許?尤、江伯源、許俊祥、賴明陽 | 微化處理對豆漿製備及其品質分析探討 |
9 | 許?尤、江伯源、賴明陽、施韋慈 | 生豆與熟豆對全豆豆漿製備及其品質比較探討 |
10 | 許俊祥、江伯源 | 以流動床操作模式評估薑黃微粒子造粒包覆率及其品質分析 |
11 | 陳世偉、陳春利、江伯源 | 利用乾燥參數探討台式香腸之外觀、色澤、質地及感官品評 |
12 | 陳佳吟、賴盈璋、江伯源、許俊祥 | 澱粉及食用膠混合物之理化性質分析. |
13 | 黃國欽、張正明、江伯源 | 薑黃/大豆纖維機能錠研發及其品質分析 |
8 | 江伯源、王文良 | 豆、液比及加熱參數(溫度、時間)對豆漿濃度及品質影響評估 |
9 | 江伯源、王文良 | 全豆豆漿試製及其消費適口性評估 |
10 | 許俊祥、江伯源 | 以不同入風溫度及黏著劑噴霧流速探討流動床製備薑黃微膠囊粒子之影響及其粉末品質 |
11 | 陳世偉、陳春利、江伯源 | 台灣香腸食鹽添加量攪拌時間對其結著成形極值的變化評估 |
12 | 陳銘鴻、楊楷民、江伯源、黃卓治 | 建立柑橘冷壓精油真偽之檢驗技術 |
13 | 黃國欽、張正明、江伯源 | 大豆浸漬處理-外觀及其吸水物性變化分析 |
104學年度健康科學院研究成果發表會(2016年06月) |
1 | 施韋慈、江伯源 | 國產高雄9號吸水特性及其微細構造變化觀察 |
2 | 許俊祥、江伯源 | 以不同流動床腔體模式評估果膠雙層造粒包覆之粉體品質及釋放特性之影響 |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第45次會員大會。(2015年12月) |
1 | 呂佳玲、吳昆崙、王文良、江伯源 | 國產有機南瓜(皮、肉)營養&機能錠之試製及其品質分析。 |
2 | 周亮宇、柯勝智、黃國欽、江伯源 | 以胡蘿蔔添加評估高纖貢丸之結著成型及儲藏安定性 |
3 | 張詩玄、楊楷民、陳吉成、陳銘鴻、江伯源 | 預乾燥處理對龍眼肉外觀、色澤及品質變化評估。 |
4 | 張詩玄、楊楷民、柯勝智、黃國欽、江伯源 | 玉米捲製備及其成型、質地、消費適口性評估。 |
5 | 張詩玄、楊楷民、柯勝智、黃國欽、江伯源 | 不同乾燥處理對花椰菜乾品質及復水性評估 |
6 | 張詩玄、陳吉成、陳銘鴻、蔡炳坤、江伯源 | 國產龍眼(帶殼)製備過程-品質製成率及微細構造探討 |
7 | 張詩玄、施韋慈、陳吉成、陳銘鴻、江伯源 | 高品質鳳梨蜜餞試製及其品質、安定性評估 |
8 | 施韋慈、許俊祥、吳昆崙、王文良、江伯源 | 國產有機南瓜機能晶球(肉、皮)成型性及其粒子品質比較。 |
9 | 施韋慈、江伯源 | 以玉米澱粉及海藻酸鈉混合模式評估凝膠晶球成型性及其釋放特性 |
10 | 許俊祥、江伯源 | 評估果膠添加對流動床造粒及沃斯特(Wurster)模式包覆之粉體品質及釋放特性之影響 |
11 | 許俊祥、施韋慈、楊楷民、丁懷謙、江伯源 | 利用微膠囊包覆技術製備多層次機能化產品評估 |
12 | 許俊祥、施韋慈、陳誼真、鍾伊婷、江伯源 | 國產多穀粿棒研發及其品質、消費適口性評估 |
13 | 許俊祥、施韋慈、鍾伊婷、江伯源 | 國產蔬菜漿糰棒之製備及其貯存安定性評估 |
14 | 陳允杰、柯勝智、黃國欽、江伯源 | 胡蘿蔔─高纖&機能錠製備及其品質評估 |
15 | 韓念之、王文良、江伯源 | 國產有機南瓜—採收與貯存期間理化性質及其品質變化評估 |